中国茶叶制作流程,茶叶制作的步骤

中国茶叶制作流程,茶叶制作的步骤

作者:云漪亭茶网 / 发布时间:2025-08-21 03:24:23 / 阅读数量:0

大家好,中国茶叶制作流程相信很多的网友都不是很明白,包括茶叶制作的步骤也是一样,不过没有关系,接下来就来为大家分享关于中国茶叶制作流程和茶叶制作的步骤的一些知识点,大家可以关注收藏,免得下次来找不到哦,下面我们开始吧!

一、茶发酵的方法

茶叶发生吸氧作用,即称为发酵举例乌龙茶发酵方法步骤如下:(1)采摘,晒青:将人工采摘的茶叶新梢芽叶,均匀地摊放在萎凋槽上,摊放叶的厚度的10cm,通风散热,常温下自然萎凋20小时;(2)第一次发酵:首先在温度为30℃、湿度为95%时,发酵...

二、茶叶是怎样加工的

绿茶,又称不发酵茶。以适宜茶树新梢为原料,经杀青、揉捻、干燥等典型工艺过程制成的茶叶。其干茶色泽和冲泡后的茶汤、叶底以绿色为主调,故名。

绿茶的特性,较多的保留了鲜叶内的天然物质。其中茶多酚咖啡碱保留鲜叶的85%以上,叶绿素保留50%左右,维生素损失也较少,从而形成了绿茶“清汤绿叶,滋味收敛性强”的特点。最科学研究结果表明,绿茶中保留的天然物质成分,对防衰老、防癌、抗癌、杀菌、消炎等均有特殊效果,为其他茶类所不及。

红茶有两种:一种是条型茶又叫工夫红茶,包括政和工夫和坦洋工夫;一种是红碎茶。分为4个工序:萎凋、揉捻、发酵和干燥。红茶属全发酵茶,揉捻后发酵使叶子变红是工艺关键。中国红茶分小种红茶、工夫红茶和红碎茶三类。

乌龙茶是半发酵茶,它主要产于福建省的武夷山地区,其次是福建的闽南,再就是广东省的潮汕地区。乌龙茶的采制方法与红茶、绿茶大不相同,有以下几方面要求:

(2)乌龙茶必须在阳光下进行晒青;

(3)采取“摇青”与“凉青”相结合的“做青”技术,使茶叶达到半发酵的程度;

(4)乌龙茶的烘焙技术特别讲究。乌龙茶是介于绿茶(不发酵茶)和红茶(全发酵茶)之间的一类半发酵茶。乌龙茶有条形茶与半球形茶两类,半球形茶需经包揉。

黄茶加工分为杀青、揉捻、闷黄、干燥四道工序,闷黄工序是形成黄茶特点的关键工序,如果没有闷黄这道工序,就称不上黄茶。黄茶是杀青后包闷和烘炒后再包闷,使芽叶变黄而形成的,因此焖黄是工艺关键。

以蒙顶黄芽为例。基本工艺流程:杀青→初包→复炒→复包→三炒→堆积摊放

黑茶的鲜叶原料多数比较粗老,揉捻后经过渥堆发酵,或制成绿茶后再经后发酵而使叶色变黑,汤色深浓。普洱茶是已经经过初步加工的绿茶,主要产于云南省,普洱散茶的加工关键是发酵。普洱茶加工完成后,味道不苦不涩,咖啡碱可以由4%升高到5.5%左右。

紧压茶是以绿茶或红茶或黑茶作原料,经过蒸软压模制成不同形状的茶叶,有砖形、饼形、碗形、柱形、方块形等。中国生产的紧压茶主要有沱茶、普洱方茶、竹筒茶、米砖茶、湘尖、黑砖茶、花砖茶、茯砖茶、青砖茶、康砖茶、金尖茶、方包茶、六堡茶、紧茶、圆茶、饼茶、固形茶等。

花茶,又称香花茶、熏花茶、香片等。它以精制加工而成的茶叶(又称茶坯),配以香花窨制而成,是我国特有的一种茶叶品类。

三、茶叶怎么烘培

1、利用焙茶机烘焙茶叶,为目前台湾使用最广泛的茶叶烘焙方式。焙茶机栱焙系利用电热丝加热靠热风传导进行烘焙,基本上其传热方式完全属于传导加热。其优点为:

2、机具发展成熟及量产化,具多种规格、型式可选择。

3、温度控制最为准确,正负温差很少超出5℃。

4、操作容易,且省时省力,烘焙容量和效率高。

5、由于焙茶机操作简易又烘焙容量大(效率高),同时不易面临烘焙失败之缺点,所以目前仍为台湾茶农及茶工厂使用最为广泛的茶叶烘焙机具。台湾目前农村劳力缺乏,工资昂贵,利用省时省工的焙茶机烘焙为最佳选择,唯利用焙茶机烘焙之茶叶,其质量略逊于炭焙或电焙笼(附装红外线面板)所烘焙的茶叶,贮藏性亦相对较差。

6、电焙笼烘焙系由早期炭焙延伸而来,唯热源改为电热丝加热,与焙茶机相较,两者俱为传导方式加热。利用电焙笼焙茶,其烘焙质量并未有明显优于焙茶机烘焙者,其贮藏性亦未呈现较优之结果。反之,电焙笼烘焙茶有下列缺点:

7、作业效率和烘焙容量明显低于焙茶机。

8、属开放式静态烘焙,较费电力和能源。

9、因此,整体而言,在讲求省时省工之前提下,利用电焙笼烘焙茶叶并非最佳选择。

中国茶叶制作流程,茶叶制作的步骤

10、本烘焙方式与单纯电焙笼焙茶之不同,在于另附可放射远外线之面板于电热丝上层,藉红外线加热(系辐射加热)可同时加热物质内部温度分布不均匀。由试验结果显示,电焙笼(附装红外线面板)烘焙所得质量较焙茶机或单纯电焙笼佳,贮藏性亦略佳。唯所面临之缺点如同电焙笼,即作业效率及烘焙容量较低,且较为耗时费力。

11、炭焙基本上为早期电力不足时所使用的茶叶烘焙方式。其操作过程繁复,包括炭焙起火、燃烧、覆灰、温度控制等,不仅耗时费力,又需专业性和经验,为一极不容易控制之茶叶烘焙方式。以目前台湾农村劳力缺乏之状况,耗时费力的炭焙实已不合时宜,且温度不易稳定控制,因此很容易操作失败,导致烘焙质量劣化,成品带烟焦味。而不同炭材对烘焙质量之影响,龙眼炭优于相思炭,唯龙眼炭量少,虽质量较优,但炭材较不易取得。整体而言,炭焙虽有优点,可得特殊炭焙风味之成茶,其贮藏性亦略优于其它焙茶方式,但有作业效率低及操作易失败又耗时费力等缺点,因此并非是最有效且经济之茶叶烘焙方式。

12、基本上茶叶烘焙为一相当兼具破坏性及建设性之加工流程,必须费心掌控,否则稍一操作不当,效果可能适得其反。如何确切掌握包种茶烘焙技巧,如同包种茶之制造技术,并未有一定规则模式可循,换言之,包种茶之烘焙技巧并非一成不变。除了爱心、耐心、细心,再加上经验和学习之外,茶叶烘焙三种技巧与方向列于后,以供各位参考运用。

13、一般高质量清香茶,不宜采高温长时间烘焙,宁可采低温短时间烘焙,以保留高质量茶原香为原则,即以去除不良菁臭味或杂味为首要。反之,中次级茶除了可藉烘焙去除不良风味外,亦可藉烘焙衍生怡人的焙火香味,增进中次级茶之香味质量,因此中次级茶可行较高温度和长时间烘焙。

14、依消费市场导向,决定焙火桯度:

15、茶叶应焙火至怎样的程度(火侯),即应采几度烘焙?烘焙时间多久?基本上很难有一定论,应取于决于消费市场之嗜好趋向,再决定焙火程度会是最佳选择。

16、包种茶最适烘焙之临界温度介于80℃~120℃之间,低于80℃或高于120℃皆不太适当。

四、茶叶一般加工经过哪些步骤,需不需要清洗

茶叶一般分六大类,加工工艺不同决定了茶叶属于哪一类,所有六买菜叶加工都不需要清洗的。加工步骤如下分述:中国茶叶按商业划分为绿茶.黄茶.白茶.青茶(乌龙茶)红茶.黑茶六大茶类.

1.绿茶不发酵的茶(发酵度为零):其制作工艺都经过杀青一揉捻一干燥的过程。由于加工时干燥的方法不同,绿茶又可分为炒青绿茶、烘青绿茶、蒸青绿茶和晒青绿茶。

2.黄茶微发酵的茶(发酵度为10~20m)在制茶过程中,经过闷堆渥黄,因而形成黄叶、黄汤。

3.白茶轻度发酵的茶,它加工时不炒不揉,只将细嫩、叶背满茸毛的茶叶晒干或用文火烘干,而使白色茸毛完整地保留下来。白茶主要产于福建的福鼎、政和、松溪和建阳等县.

4.青茶(乌龙茶)半发酵的茶(发酵度为30~60m)青茶又称乌龙茶,属半发酵茶,即制作时适当发酵,使叶片稍有红变,是介于绿茶与红茶之间的一种茶类。青茶它既有绿茶的鲜浓,又有红茶的甜醇。因其叶片中间为绿色,叶缘呈红色,故有“绿叶红镶边”之称。

5.红茶全发酵的茶(发酵度为80~90m)红茶与绿茶的区别,在于加工方法不同。红茶加工时不经杀青,而是萎凋,使鲜叶失去一部分水分,再揉捻(揉搓成条或切成颗粒),然后发酵,使所含的茶多酚氧化,变成红色的化合物。这种化合物一部分溶于水,一部分不溶于水,而积累在叶片中,从而形成红汤、红叶。

6.黑茶后发酵的茶,原料粗老,加工时堆积发酵时间较长,使叶色呈暗褐色,压制成砖。

五、老白茶的制作方法及保存

白茶的生产过程是最自然的。新鲜的茶叶摊薄在竹席上,放在阳光下,或者放在通风透光效果好的房间里,让它们自然枯萎。当干燥至70%至80%时,用文火慢慢干燥。因为制造过程简单,所以可以用最少的工序进行加工。

白茶根据温度在开始采摘一芽一叶的玉白色叶子,达到早采、嫩采、勤采、净采。芽叶成朵,大小一致,茎短。小心处理。竹篮储运。

采摘鲜叶的竹匾应及时铺开,厚度均匀,不得翻动。摊青后,可根据气候条件和鲜叶等级灵活选择室内自然萎凋、复合萎凋或加热萎凋。当茶叶70%或80%干燥时,室内自然萎凋和复合萎凋都需要一起筛选。

一次干燥:烘干机的温度为100-120,时间为10分钟;烘:15分钟。复烘:温度80-90;低温下长时间干燥约为70。

干茶叶的含水量应控制在5%以内,并放入1-5℃的冰库中,从冰库取出茶叶三小时后打开,可进行包装。

老白茶的储藏形式可分为散茶和茶饼。两者的主要区别在于外观:一种是松散的银白黄色的白茶,另一种是压制成茶饼的深棕色的白茶;内部差异:老白茶饼在压榨后储存期间会自然发酵,但散的老白茶则不会大量发酵。

白茶,属微发酵茶,是中国茶农创制的传统名茶,在多年的存放过程中,茶叶内部成分缓慢地发生着变化,香气成分逐渐挥发、汤色逐渐变红、滋味变得醇和,茶性也逐渐由凉转温,价值也越来越高,但前提是保存的方式要正确。

暖水瓶是生活中比较常见的工具,密闭性好,温度相对稳定,因而用来储存白茶再合适不过了。用保温瓶保存白茶,只需将白茶茶叶装进新买的暖水瓶中,密封好即可。

用冰箱冷藏保存茶叶是比较常见的方法,只需将茶叶用袋子或者茶叶罐密封好,将其放在冰箱内储藏,温度最好为5°。如果是家庭存储只要先将白茶用锡纸袋密封包装后,在置于密度高、有一定强度、无异味的密封所料袋中,然后放入冰箱存储。如果短期内内喝完放在干燥阴凉处即可,如果长期保存,那就置于冰箱中单独存储,可使茶叶保持如初色泽。

木炭储藏法是因为木炭可以吸收湿气和异味,保存时取适量的木炭装入小布袋内,放入存放茶叶罐的底部,然后将包装好的茶叶分层排列在罐里,在密封坛口,木炭应每个月换一次。

罐子储藏法也是常见便捷实用的保存方法,将茶叶放在茶叶罐里保存,以防压碎,茶叶罐的选择,以锡罐为上,铁罐、纸罐次之,要求密封性要好。

生石灰保存法的原理和木炭保存法差不多,保存前应该先用生石灰吸湿,再存储密封干燥的容器里。由于白茶的干茶质地疏松,孔隙较多,具有极强的吸附性,因此要远离化妆品、樟脑丸等散发性气味物品,最好单独存放,否则吸附异味的茶汤会很难喝。

存放白茶的容器,不需要太豪华,普通的纸箱即可。在使用纸箱时,也要注意,纸箱要干燥、无异味、能遮光。为保证白茶能够长时间存放,在纸箱里头还要放上塑料袋和铝袋,三层包装法,更有保障。

存茶的房间,同样要符合几点要求:

(2)不能有异味,房间要整洁干净。

(3)不宜放在阳台,阳光直射和高温环境,都会加速白茶内含物质的分解,从而使白茶品质下降。

以上就是保存老白茶的方法,总的来说白茶存放要做到遮光、密封、无异味、干燥、常温、离墙、离地,这样才能保证白茶在保存的过程中不变质!

文章到此结束,如果本次分享的中国茶叶制作流程和茶叶制作的步骤的问题解决了您的问题,那么我们由衷的感到高兴!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