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叶,作为我国传统的饮品,历史悠久,品种繁多。大叶种茶与小叶种茶因其独特的形态和品质差异,成为了茶友们关注的焦点。本文将从形态、品质、产量等方面,对大叶种茶与小叶种茶进行深入剖析。
形态差异
从形态上看,大叶种茶与小叶种茶存在着明显的区别。大叶种茶的角质层厚度在2~4微米之间,而中小叶种茶的角质层厚度在4~8微米之间。大叶种茶的栅栏组织通常只有1层,在遮荫条件下会增加;中小叶种茶则有栅栏组织2层,甚至多达3层。
品质差异
在品质方面,大叶种茶与小叶种茶也有着显著的区别。大叶种茶的栅栏组织细胞内叶绿体较多,有60~100片层,光合速率较高,海绵组织比较多而松,叶背的气孔大而细,叶色多带黄绿,叶尖较锐长,梗和节间长,单位叶片面积的气孔数较少,气孔的保卫细胞较大,蒸腾速率快。相比之下,小叶种茶的栅栏组织细胞内叶绿体较少,有20~40片层,光合速率较低,海绵组织少而密,叶背气孔多而密,叶色多浓绿,叶尖较钝。
据严学成研究,大叶种茶树气孔密度约100个/mm²,最多为150~180个/mm²;中小叶种约200~260个/mm²。从全国红绿茶产区的高产实例看,大叶种芽叶重在0.4~0.5g,每0.11m²采面上芽叶数应有200~250个;中小叶种芽叶重在0.2~0.25g,每0.11m²采面上芽叶数要有400~500个。芽叶平均重量,取决于茶树的种性,如云南大叶种在正常培育下,一般400~500个1芽2~3叶混合芽就有500g;而中叶类型的苔茶品种则要2000个才达500g,小叶类型的要3000个以上才达500g。
产量差异
在产量方面,大叶种茶与小叶种茶也存在差异。一般大叶种叶大柔软,叶面的革质层也比较薄;而小叶种叶片小而脆硬,叶面的革质层较厚,叶片硬脆,对制茶品质不良,但有利于抗逆性。大叶种的栅栏组织与海绵组织的比例为1:2或1:3,而小叶种的比例为1:1或1:1.5,即大叶种的海绵组织细胞较小叶种多。茶多酚、咖啡碱等有效物质较多,制成的茶味道浓烈。小叶种的栅栏组织较多,胡萝卜素、叶黄素总量高,这些萜烯类衍生物可分解成-紫罗酮和茶螺烯酮等香气物质,所以小叶种可以制出高香的茶叶。
品种特色
近年来,普洱茶因其独特的风味和品质,受到了茶友们的热烈追捧。普洱茶均为大叶种茶制成,如临沧茶的代表之一——蒸酶茶,选用云南大叶种优良品种经蒸气杀青及特殊工艺精制而成,具有外形条索紧直,茶叶汤色碧绿,清澈明亮、滋味清香回甘,经久耐泡,内含物质丰富,消暑解渴、美容、益寿、助消化、防衰老、抗辐射,实为茶叶中之珍品。
古树茶也是临沧茶的一大特色。古树茶是指采摘存活百年以上的云南大叶种乔木科茶树上的叶子制作成的茶叶。在茶叶流通领域,通常指上百年至数千年的云南普洱茶树上采摘的鲜叶制作的茶叶为古树茶。古树茶树仅在以云南西双版纳勐腊县的古镇易武为首的古六大茶山和勐海县的新六大茶山茶区有古树群落,故而产量十分稀少。
古树茶必须是纯料茶,如若在压制茶饼过程中在古树茶叶内掺入台地茶或其它非古树茶叶拼配的,就不再是古树茶,此类茶叶统称为拼配茶。加工技艺精湛的纯料古树茶口感汤色和营养成分如红酒一般,将随着年份而与日俱增。其中昔归、冰岛等地所产更是极品。
郑重声明:
以上内容均源自于网络,内容仅用于个人学习、研究或者公益分享,非商业用途,如若侵犯到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客服QQ:841144146
相关阅读
各种茶叶产地与特点一览表-茶叶的的产地和名称
2025-08-10 03:34:25刘国英茶叶:品质瑰宝,价格攀升,市场前景广阔
2025-08-14 01:48:10多喝这几种茶,让你轻松清理肠胃垃圾
2025-08-12 02:22:13白茶的八大功效作用,白茶的品质特征
2025-07-27 03:31:15中国茶叶十强品牌:品质领先,文化传承的行业领军者
2025-07-26 00:3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