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给各位分享茶叶农残标准对比的一些知识,其中也会对茶叶农残标准对比图进行解释,文章篇幅可能偏长,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就马上开始吧!
茶叶农残有多严重
茶叶农残不严重,在茶树生长期间,会发生一些虫害,比如,茶小绿叶蝉,它专门吸取茶树梢嫩汁液,使茶树生长受阻,被害芽枯死,适成茶叶减产的现象,还有黑刺粉虱,茶叶螨类害虫等虫害,都会对茶树茶叶造成一定的危害,消灭这些害虫,可使用22%噻虫,高氯氰悬浮剂5000一一60o倍三60o倍液对茶树进行喷施,能有效杀死这些刺吸式害虫,而这些药的残留是很少的,不会对人体造成伤害,因此,茶叶中含有的农残并不严重。
请茶叶种植者解答:什么茶叶农药最多,什么茶叶农药最少
你好,我是从事种养业的耕养言作者。我家长期从事绿茶的种植和加工,关于你提到,什么茶叶农药最多,什么茶叶农药少的问题来看,你对茶叶种植行业,还不是很了解。茶叶,一般情况是不会打农药的,就算遇到有用过药的,也不必过于担心。
茶叶等级,从低到高依次分为普通、无公害、有机、绿色四个等级。每个等级都是要经过严格的检测的。对环境,用水、用肥、用药等等都是有严格标准。没有达标的产品,根本不能定级销售。其中,农药残留,就是很重要的一项指标。
种茶的一般地区,都可以采收春、夏、秋三季。个别温区或者大棚种植条件下,也有冬季采收的情况。其中以春季茶的品质最佳。春茶又以清明前,且在下雨收湿过后采收的,最为上乘。其次之的,当数谷雨前的春茶为佳。所以,明前茶在价格上,也优于其它时节的价格。
春季茶,都是采收当年刚发出的嫩芽。在冬季后的茶地里,大部分虫子已经被冻死,或者虫卵还未变成虫,茶叶就发出新芽了。所以,春茶是不会有病虫害的,根本不会打农药。
在夏茶采收季节,一般天气热,叶子长虫的情况比较常见。但是用农药杀虫方式,也很少了。因为现在,普遍采用的是粘虫板。或者采用套养跑山鸡的形式,来解决虫害。毕竟,现在采收鲜叶的成本都挺贵,要是擅自用了农药,而造成质量不达标,将是很大的损失。所以生产者为了顺利过质检,也会尽量避免的。
秋季也有长虫现象,但是新茶果长出后,老茶果就会掉落林间。此时的林间,便会引来无数鸟类来觅食。鸟就顺便完成害虫的清理,不必再用农药。同时,冬季的气候特点,加之人工环境的打造,也是不易发生虫害的。没虫害,自然就不用药。
最后,茶叶是属于经济价值较高的一类作物,一般都用草木灰、白醋、粘虫板等绿色经济的手段,就能达成病虫害的防治。所以用药很少。即使,有用药情况,也是选择有机生物农药为主。说了这么多,想必应该对这个情况有所了解了。正面来回答一下,用与不用,谁用得多、谁用得少的问题。虽然说,不必太担心农药问题,但实在对用过药的茶心有余悸。可以尽量选择,购买春季清明前的茶。此时段,应该是普遍不会用药的。当然我也是站在自己熟悉的绿茶品类,给出的建议,不一定全面,权当一种参考。希望对你有所帮助,我是从事绿茶种植的耕养言。
茶叶上有大量的农药残留吗买茶时怎么辨别
茶叶中有大量农药残留有点夸张了。从之前的数据来看,可能会有些残留,但谈不上大量,也谈不上超标。
茶叶中的农残有明确的限量,按道理只要有正规厂家来生产的茶叶,质量都是有保证的。
再者,我们现在也有“洗茶”的习惯,会有比较好的效果。安心喝茶,平时也可以关系当地食药部门对市场抽检结果的公告。
对茉莉花茶国家质量监督抽查结果,农药残留量超过国家标准规定限值的占429%。我国产茶区域辽阔,品种繁多,多数茶园地处高山,水土纯净,污染小。但处于丘陵地区的茶园,夏秋茶季病虫害多,茶农忽视农药正确使用,致使茶叶中农药残留超标。
鉴别茶有感官和理化鉴定两个方法。感官鉴定,也叫审评,第一形状,属外观鉴定。感官鉴定又可分为四项:一是条索,条的种类不同,条索的要求与呈现各异,如松紧、曲直、粗细、扁圆、整碎、轻重等。要与该品种正常情况相符。二是色泽,是枯燥还是光润,还应与该品种要求相符,如红茶是红褐色,绿茶是崭新绿色,花茶为褐绿色。三是净度,应洁净无梗,块、片、末不超过限度,不能含有非茶类夹杂物。四是嫩度,同一品种茶叶以芽尖白毫多者为佳,条索虽稍粗壮,但嫩润半透明。
鉴别茶的内质,可分香气、滋味、汤色、叶底。一是香气,鼻嗅新鲜,浓厚纯正为好,淡薄不纯为次,闷焦粗涩者更次,有异味者为劣。各种花茶均应有自己独特的正常香气,如茉莉花茶应具茉莉香气,玉兰、珠兰花茶应具玉兰、珠兰香气。二是滋味,用舌部味蕾感觉,甘醇浓郁,鲜嫩纯正为优,涩、苦、粗、酵、淡为次,霉、辣、生草味为劣。三是汤色,在茶汤热时,观察明暗深浅。一般明浅为佳,暗深者次,但红茶汤色比绿茶深,紧压茶汤色要暗。四是叶底,品尝沏过的湿茶叶,用手按,柔软有弹性属于细嫩,板硬无弹性为粗老。上述鉴别方法主要是区分优、次、劣。一切事物都是由量变到质变,伪劣茶叶也就往往是在这种感官鉴别中发现。
各类茶叶农药残留怎么检测
茶叶是否有残留农药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法:
1.闻味法:优质的茶叶应该有清香的气味,如果茶叶有浓烈的药味或其他异味,则有可能是因为残留的农药等有害物质。
2.观察外观:优质的茶叶应该颜色均匀,没有斑点或杂质。如果茶叶表面有裂纹或其他异常,则有可能是因为残留的农药等有害物质。
3.水浸法:将茶叶放入热水中浸泡,如果茶叶在水中分解或变色,则有可能是因为残留的农药等有害物质。
4.化验法:可以将茶叶送到专业的化验机构进行检测,检测茶叶中是否含有农药等有害物质,这是一种比较准确的方法,但需要花费一定的费用。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方法仅供参考,不能百分之百确定茶叶是否有残留农药,最好选择有信誉的茶叶品牌或者购买有农产品质量检验合格标志的茶叶,以确保安全。此外,煮茶时最好使用开水,并保持水温在80℃左右,这样能够有效减少茶叶中残留农药对人体的危害。
茶叶的农残有哪些
主要是:六六六、滴滴涕、三氯杀螨醇、氯氰菊酯等
大部分农药不溶于水
我国人均饮茶量每天不足10克,加之大部分农药不溶于水,即使茶叶中有少量的农药残留,泡出的茶汤中农药含量极低,通过饮茶摄入的农药也在安全范围内,不会对人产生健康风险。
茶叶农残多久能消失
三个月到六个月
茶叶属于碱性植物,一般农药基本上都是偏酸性的。根据用药的剂量和使用次数,加工方法实验、推算,大致残留期在三个月到六个月。
其实,“农药残留”和“农药超标”概念不同,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宗懋指出,茶叶中检测出农残不等于对人体有危害。我国老百姓平均每天喝茶量为4—5克,农残摄入量不会超过联合国粮农组织和世界卫生组织所公布的安全标准。同时,微量农残对人体不会造成伤害。此外,目前一般使用有机化学方法检测农药残留,然而大多数农药不溶于水,泡茶时农残溶出量最多是检测量的10%—20%,农药含量极低。一般有品牌、通过质量认证、标明生产日期的茶叶,其农残含量符合标准,可放心饮用。
如果还是很介意茶叶中农残的问题,建议大家在选茶和喝茶时花点心思。虽然茶叶的种类很多,但不同种类茶叶之间农残含量并没有明显差别,关键是茶叶的生产季节,一般来说,当年5月底前采制的春茶农残很少。春茶生长期间茶树一般无病虫害,不用使用农药,不会对茶叶造成污染。购买时观察茶叶的外形﹑色泽、品味和香气来鉴别春茶的真假。春茶的芽叶一般较肥壮厚实,有的还有较多毫毛,色泽鲜润,香气浓郁而新鲜。冲泡后,可通过闻香﹑尝味﹑看叶底来进一步做出判断。春茶冲泡时茶叶下沉较快,香味持久,滋味醇厚,叶底柔软厚实。
国家农残标准要求
农残也就是农药残留检测新国标GB2763.1-2018的要求是《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百草枯等43种农药最大残留限量》于18年12月21日正式实施,该标准属于GB2763-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的补充版,进一步完善了食品中农药残留的检测依据,对于食品安全落实,加强食品安全监管提供了更完善的依据准则。
很多小伙伴肯定会问啦,新农残检测国标中除了百草枯,剩余42项农药检测项目有哪些?别着急,其他42项农残检测项目主要为吡唑嘧菌酯、吡唑萘菌胺、丙环唑、丙硫菌唑、丙溴磷、草铵膦、虫酰肼、除虫脲、敌草快、敌敌畏、丁苯吗啉、丁硫克百威、啶虫脒、啶酰菌胺、毒死蜱、多菌灵、多杀霉素、噁唑菌酮、二苯胺、二嗪磷、粉唑醇、呋虫胺、氟苯虫酰胺、氟吡菌胺、氟虫腈、氟啶虫胺腈、氟硅唑、氟氯氰菊酯和高效氟氯氰菊酯、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甲胺磷、甲拌磷、甲基毒死蜱、甲基嘧啶磷、甲萘威、克百威、喹氧灵、乐果、双炔酰菌胺、肟菌酯、乙基多杀菌素、乙螨唑、唑螨酯。
GB2763.1-2018《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百草枯等43种农药最大残留限量》中针对检测主要为茶叶、稻谷、哺乳动物肉类及内脏、禽肉类及内脏、蛋类、生乳、蔬菜、水果、干制水果、饮料类、调味料、油料、油脂、坚果、糖料等食品中302项农残限量。除此之外,GB2763.1-2018农残新国标还对百草枯、丙环唑、丙溴磷、虫酰肼、丁苯吗啉、丁硫克百威、啶虫脒、啶酰菌胺、毒死蜱、多菌灵、多杀霉素、噁唑菌酮、粉唑醇、呋虫胺、氟苯虫酰胺、氟虫腈、氟硅唑、甲胺磷、甲拌磷、甲基毒死蜱、甲基嘧啶磷、甲萘威、克百威、喹氧灵、乐果、肟菌酯、乙螨唑、唑螨酯等28项农药提供了检测方法的依据标准。
我国在农药生产、流通、销售等环节都存在诸多问题,比如经营企业数量多、规模小,监管力量不足。而在农药使用上的管理也是存在诸多漏洞,农药使用超标,已停产剧毒农药仍然使用的情况都有发生。所以,新国标的实施,对农残检测,保护消费合法权益都提供了更强力的保障。只有充分了解,才能杜绝相关食品安全事故的发生。
茶叶农残标准对比和茶叶农残标准对比图的问题分享结束啦,以上的文章解决了您的问题吗?欢迎您下次再来哦!
郑重声明:
以上内容均源自于网络,内容仅用于个人学习、研究或者公益分享,非商业用途,如若侵犯到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客服QQ:841144146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