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探寻高品质白茶的制作奥秘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白茶的基本工艺流程。白茶,作为中国传统的微发酵茶,以其独特的制作工艺和自然醇厚的口感,吸引了无数茶友。以下,我们将深入探讨白茶的制作过程,从采摘、萎凋到最终成品的形成,一一揭秘。
一、白茶工艺流程
1. 采摘:白茶的原料主要来自大白、水仙茶树品种或群体种的芽、叶、嫩茎。根据不同的品种和需求,采摘的单芽、一芽一叶、一芽二至三叶或一至三叶带驻芽嫩梢或叶片,分别用于制作白毫银针、白牡丹、贡眉和寿眉。采摘时,要确保茶青的新鲜度,避免物理损伤。
2. 萎凋:萎凋是白茶制作中的关键工艺。通过萎凋,茶鲜叶失去水分,轻微发酵,达到白茶的品质状态。适宜的萎凋温度在20℃~25℃,相对湿度在60%~80%,萎凋叶含水率在10%~15%。萎凋时间需在36小时至72小时之间,时间过短或过长都会影响白茶的品质。
3. 并筛:萎凋后的茶叶进行并筛,以促进茶多酚酶的氧化作用,去除青气,增加滋味的浓醇度。
4. 干燥:通过干燥萎凋适度叶,固定品质,发展茶香,形成白茶产品。干燥温度一般掌握在80℃~90℃,烘干后茶叶水分在5%~7%。
5. 精制:在初制的基础上,通过精制(拣剔→归堆→拼配→匀堆→复烘→装箱)形成白茶产品。传统的白茶产品主要是芽茶(白毫银针)与叶茶(白牡丹,贡眉,寿眉)。1968年福鼎白琳茶厂在传统白茶的基础上,创制了“新白茶”。2006年创制白茶紧压茶,是将白茶散茶制成不同造型的饼茶。
二、白茶炒制过程
以安吉白茶为例,其炒制过程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1. 采摘:分批多次早采、嫩采、勤采、净采,明前茶要求一芽一叶。
2. 摊放:及时摊放,厚度均匀,不可翻动,避免阳光。
3. 杀青:高温杀青,先高后低,通过高温250-300℃左右,破坏酶的活性。
4. 初烘:烘干机温度100℃左右,时间10分钟。
5. 摊凉:15分钟。
6. 复烘:温度80-90℃,低温长烘。
7. 包装:茶叶干茶含水分控制在6%以内,放入冰库,温度0-5℃。冰库取出的茶叶三小时后打开,进行包装。
三、六素正味白茶泡法
泡好六素正味白茶,首先需要准备好高质量的白茶叶和适合的泡茶器具。将白茶叶放入泡茶器中,用80℃~90℃的水冲泡,第一泡时间约20秒,主要是为了唤醒茶叶。随后,每一泡时间可逐渐延长,水温也可逐渐提高。最后一泡可延长至2-3分钟,茶汤会变得浓厚,口感饱满。
四、白茶泡出的红色原因
白茶汤色泛红的常见原因之一是白茶过度发酵。过度发酵导致白茶不再是原本的微发酵茶,色、香、味都会发生改变。另一个原因是长时间闷泡或暴力煮茶。正确的冲泡方法应快出水,从注水到出尽大部分茶汤,时间控制在7-8秒左右,有利于茶味的均匀释放。
五、白茶制作
1. 摊青:将采集回来的新鲜嫩叶摊开在地上,让嫩叶的质地发软,芽叶舒展。
2. 杀青:通过高温破坏嫩叶的组织,让嫩叶里所含特迅速转化。
3. 理条:杀青后,慢慢提高速度,先慢后快,这样茶叶的温度也会慢慢升高,等看到茶叶变细小且成挺直状,就可以出锅摊凉。
六、老白茶制作及保存
老白茶的制作过程是最自然的。新鲜的茶叶摊薄在竹席上,放在阳光下,或者放在通风透光效果好的房间里,让它们自然枯萎。当干燥至70%至80%时,用文火慢慢干燥。老白茶的储藏形式可分为散茶和茶饼。两者的主要区别在于外观和内部差异。
白茶,属微发酵茶,在多年的存放过程中,茶叶内部成分缓慢地发生着变化,香气成分逐渐挥发、汤色逐渐变红、滋味变得醇和,茶性也逐渐由凉转温,价值也越来越高。但前提是保存的方式要正确。可以使用暖水瓶、冰箱、木炭、罐子、生石灰等工具进行保存。存放白茶的容器要干燥、无异味、能遮光。存茶的房间要符合一定的要求,如遮光、密封、无异味、干燥、常温、离墙、离地。
郑重声明:
以上内容均源自于网络,内容仅用于个人学习、研究或者公益分享,非商业用途,如若侵犯到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客服QQ:841144146
相关阅读
商南白茶属于什么茶「商南双山绿茶功效」
2025-07-04 01:51:50老白茶和老普洱_老白茶与普洱茶区别
2025-06-25 02:03:34了解富硒白茶的营养和保健作用_富硒白茶功效
2025-06-18 01:19:26六妙白茶:独特工艺与市场策略成就茶界新宠
2025-06-15 06:29:03散白茶和白茶饼的区别-老白茶是散茶好,还是白茶饼好
2025-06-07 14:59: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