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点茶法茶艺的流程(点茶七步法口诀)

宋代点茶法茶艺的流程(点茶七步法口诀)

作者:云漪亭茶网 / 发布时间:2025-07-13 01:03:03 / 阅读数量:0

大家好,今天小编来为大家解答以下的问题,关于宋代点茶法茶艺的流程,点茶七步法口诀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一、点茶的点茶法

1、备具洁器:将茶碗、茶筅用温水洁净,摆置抹茶基本茶席;

2、投茶注水:抹茶倒入茶碗,将水温80℃左右,约20ml水注入茶碗;

3、调膏加水:用茶筅在碗中搅动,使抹茶与水融合,称为调膏;

4、击拂抹茶:继续加水约40-60ml,点打茶汤,至茶沫起;

5、奉茶敬客:点茶完成后,双手捧起茶碗,品饮或将抹茶奉给客人。

二、大宋宫词里的点茶是什么

大宋宫词里的点茶是唐、宋代的一种煮茶方法。点茶是分茶的基础,所以点茶法的起始不会晚于五代。点茶是古代沏茶方法之一。点茶,也常用来在斗茶时进行。它可以在二人或二人以上进行,但也可以独个自煎(水)、自点(茶)、自品,它给人带来的身心享受,能唤来无穷的回味。

三、宋代的点茶有哪些步骤

1、从宋徽宗"金殿点茶宴群臣"的故事说起

2、在茶界,一直流传着这么一个故事,说的是宋代的徽宗皇帝在上朝时,突然会心血来潮,当着大臣点起茶来给大家看,然后赐给群臣分饮。事实上史料对这个故事都有记载,徽宗一朝宰相蔡京,一连三篇,?太清楼侍宴记?,?保和宫曲宴记?,?延福宫曲宴记?都记载着金殿点茶的事。

3、其中?延福宫曲宴记?一文中,较为完整地记载了宋徽宗点茶的整个过程。文中叙述:宣和二年十二月癸已,召宰执亲王等,曲宴于延福宫。......次诣平成殿,凤烛龙灯灿然。昼,奇伟万状不可名言。上命近侍取茶具,亲手注汤击沸。少顷、白乳浮盏,而如疏星淡月,顾群臣曰:“此是布茶。”饮毕,皆顿首谢。

4、这段文字中,讲述了五个层次的故事:

5、1,上命近待取茶具……准备点茶。

6、因此整个过程为,佈席,点茶,成乳,成画,分饮五大步骤。

7、第一步,取茶具。……准备点茶。

8、点茶茶具,按目前现有资料,有风炉,汤瓶,茶筅,建盏,盏托,茶匙,茶勺,茶粉瓶,分饮茶盏等。

9、第二步,注汤击拂。……开始点茶。

10、实践操作过程中,注汤手法有:环注法,半环注,点注法,滴注法,抖注法,推注法,飘注法,淋注法等八大注汤手法,让盏动,汤动,水动,壶动,通过人动实现动态平衡,使汤面茶变之变的“汤纹水脉”变幻无穷。

宋代点茶法茶艺的流程(点茶七步法口诀)

11、击拂过程中四指持筅,指不露缝。

12、在击拂过程中分底层,中层,上层根据汤面变化分层击拂。

13、腕动臂不动,要求是和练习古琴,钢琴,月琴,琵琶等乐器手法是一样的。

14、如果你一时半会练不规范,那么你先用二根筷子练起来,若二根筷子能打到白乳浮盞,那么这时候一把茶筅在你手上会变得“得心应手”。

15、第三步,白乳浮盏。……击拂成乳。

16、从目前看,能“少倾,白乳浮盏”的茶品质量非常好,《大观茶论》云“点茶之色,以纯白为上真,青白为次,灰白次之,黄白又次之”。茶汤在外力作用下,产生“白乳浮盏”现象,史书上都有记载,西晋杜育“煥如积雪”。唐陆羽“薄者曰沫,厚者曰饽,轻细者曰花,花,如枣花飘飘然于环池之上,…………皤皤然若积雪耳”。所以,“白乳浮盏”是宋代点茶的重要环节,是点茶是否点得成功的标志之一。

17、第四步,疏星淡月。……出现画面。

18、茶汤经高速击拂,产生大量的沫饽和乳花,特别是“七汤法”击拂至第四汤,沫饽量开始超过总体积的一半时,而盏底液体也被击打成颗粒状水珠,以悬浮状的形态存在于沫饽中,随着击拂力不停地被送上液面,产生水痕水迹和堆积的乳花产生反差,以致出现水乳交触奇观,汤纹水脉不停变化,形成转眼即逝的动态画面,尤如花鸟鱼虫走兽,变幻无穷。

19、“疏星淡月”画面的出现,从另一个侧面描述了一位点茶高手信手拈来的奇观。也表述了宋代点茶在宋徽宗手中达到了时代的巅峰。

20、宋代点茶,是喝的,把茶点好是为了茶更好喝,啜一口含在口中,随着气泡破裂,尤如茶汤在舌尖跳舞,茶香乳香在口腔一齐并发,让你产生一种“美好而有动感”的享受。而一盏富有诗意般变幻着的画面的茶汤,进入你的口中,让你仿佛沉浸在宋代人对美的追求和向往之中。

21、蔡京的记述宋徽宗在宫庭点茶宴群臣的《延福宫曲宴记》,其五步法点茶是一个比较完整的具有代表性的”宋式点茶”程式。五步之间环环紧扣,一气呵成,直至当我们今天重读这段文字“……上命近侍取茶具,亲手注汤击拂,少倾,白乳浮盏,而如疏星淡月,……”。直叹其鬼斧神工。

22、(作者:彭克荣。刊载于《茶博览》2018第十一期)

四、我国宋代的点茶步骤是什么

1.备水欧标抹茶研究院推荐使用天然矿泉水或纯净水。

2.碾茶先用纯棉纸包茶,压碎茶叶,然后入茶碾,迅速碾茶。

3.点茶宋代斗茶就是比试谁的茶汤汤花──沫饽在盏面上的时间保持更久,称为咬盏,宋代斗茶内容包括斗茶品、斗茶令、茶百戏。4.分茶点茶完后,要将茶汤分盛入盏,供人饮用,一勺一盏,分茶时行茶艺礼仪,更显雅趣。

五、宋代点茶用凉水吗

1、宋代的点茶形式是将团饼经炙茶后将茶碾磨成粉末状,然后再用筛罗分筛出最细腻的茶粉投入茶盏中,即用沸水冲点,随即用茶筅快速击打,使茶与水充分交融并使茶盏中出现大量白色茶沫为止。

2、宋代点茶时强调水沸的程度,谓之“候汤”。候汤最难,未熟则沫浮,过熟则茶沉,只有掌握好水沸的程序,才能冲点出茶的色、香、味。宋代点茶,煮水改用肚圆颈细高的汤瓶,因为很难用眼辨认煮水的程度,因此只能依靠水沸的声音来判断煮水。水初沸时,如砌虫声卿卿万蝉鸣;忽有千车稛载而至,则是二沸;听得松风并涧水,即为三沸,此时,便应及时提起汤瓶,将开水注入已放有茶粉的茶盏中,随即用茶筅击打茶汤,直至水与茶充分交融,茶汤表面浮起一层白色茶沫为止。罗大经还认为:瀹茶之法,汤欲嫩而不宜老,汤嫩则茶味甘,老则过苦矣。

六、宋代点茶好喝吗

1、点茶喝的是点出来的沬饽,好喝。

2、宋?赵佶:饮之宜人,再多也不为过也。

3、明?许次纾:乳嫩细滑,香郁鼻端,病可令起,疲可令爽。

4、一盏变幻着图案的茶,能夠在舌尖上跳舞的茶,让你去感受古人的智慧和对美的极致追求与向往。

七、宋代茶艺

1、宋代,中国的茶道发生了变化,点茶法成为时尚。和唐代的煮茶法不同,点茶法是将茶叶末放在茶碗里,注入少量沸水调成糊状,然后再注入沸水,或者直接向茶碗中注入沸水,同时用茶筅搅动,茶末上浮,形成粥面。

2、点茶,也常用来在宋代斗茶时进行。它可以在二人或二人以上进行,但也可以独个自煎(水)、自点(茶)、自品,它给人带来的身心享受,能唤来无穷的回味。

关于宋代点茶法茶艺的流程到此分享完毕,希望能帮助到您。

相关阅读

茶壶是品茶时不可或缺的工具之一。不同的茶壶搭配不同的茶叶,可以让茶叶的滋味得到更好的发挥。下面,茶艺大师将为大家介绍如何搭配茶壶,品出不同茶叶的不同滋味。1. 紫砂壶紫砂壶是茶艺中常用的茶壶之一。它能够让茶叶的滋味更为醇厚,让茶的香气更为持…
白茶,作为中国传统的名茶之一,以其独特的制作工艺和清雅的口感赢得了众多茶友的喜爱。要真正领略白茶的风味,掌握正确的冲泡方法至关重要。本文将深入探讨白茶的冲泡技巧,帮助您更好地品味这一茶艺珍品。一、准备工作:奠定品质基础1. 精选白茶:白茶的…
宋代北苑官焙茶园的规模初步建立,始于北宋太宗初年。据北宋高承《事物纪原》卷九《龙茶》记载,太平兴国二年(977年),朝廷遣使造茶,以特别的棬模压制贡茶茶饼,区别于庶饮。所谓“规取像类”,即使用龙凤图案的棬模压制茶饼,成为贡茶的定制。这一定制…
大家好,今天小编来为大家解答茶道文化精神这个问题,茶艺与茶道精神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一、中日韩三国的茶道的基本精神是什么中国是茶文化的发源地,中国茶文化在历史上曾对韩国和日本的茶文化产生过重要影响。在当代,日韩的茶文化对…
大家好,泡茶,作为一项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不仅是一种品饮方式,更是一种生活的艺术。对于泡茶的基本知识,许多朋友仍存在不少困惑。我将为大家详细解析泡茶过程中的知识点,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享受这一传统文化。一、茶艺礼仪基本知识泡茶前的准…